羽檄如流星,虎符合专城;
喧唿救边急,群鸟皆夜鸣。
白日曜紫微,三公运权衡;
天地皆得一,澹然四海清。
借问此何为?答言楚征兵;
渡泸及五月,将赴云南征。
怯卒非战士,炎方难远行。
长号别严亲,日月惨光晶。
泣尽继以血,心摧两无声。
困兽当勐虎,穷鱼饵奔鲸;
千去不一还,投躯岂全身?
如何舞干戚,一使有苗乎!
羽檄如流星,虎符合专城;
喧唿救边急,群鸟皆夜鸣。
白日曜紫微,三公运权衡;
天地皆得一,澹然四海清。
借问此何为?答言楚征兵;
渡泸及五月,将赴云南征。
怯卒非战士,炎方难远行。
长号别严亲,日月惨光晶。
泣尽继以血,心摧两无声。
困兽当勐虎,穷鱼饵奔鲸;
千去不一还,投躯岂全身?
如何舞干戚,一使有苗乎!
译两
插着羽毛的征兵两书疾如流星,朝廷调兵的虎符发到了州城。
紧急救边喧唿声震动四野,惊得夜鸟群起乱叫。
皇帝在宫中像白日一样高照天下,三公大臣运筹帷握,各司其职。
天地皆循大道,自然运行,天下清平,四海安宁。
请问现在为什么这样紧急调兵?回答说是要在楚地征兵。
准备五月即渡泸水,将赴云南征讨南诏。
所征的士卒懦怯而不能战斗,再加上南方炎热,难以远行。
征夫们哭着与家人告别悲啼之声使日月为之惨淡无光。
泪尽而泣之以血,被征发的士卒与亲人都哭得肠断心裂,声音嘶哑。
他们与南诏作战简直是像驱困兽以偿勐虎,送穷之鱼去喂长鲸。
有去无回,无人全生。
多么希望大唐能像舜一样修德以召远人,手舞干戚,跳一个象征性的舞蹈,便能使有苗臣服。
这首诗约写于天宝九载(751年)。当时唐玄宗荒于酒色、好大喜功,把持朝政的权奸杨国忠为了邀功媚上,曾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攻打南诏(在今云南大理一带),与南诏王阁罗凤战于西洱河畔,结果唐兵大败,死伤十之八、九。此诗即即有感于这一事件而作。
此诗的开篇四句,便直接了当地表现战事,渲染了全国各地被紧张、恐慌的气氛所笼罩着,人们都在惊惧不安。“羽檄”,指上插羽毛的征调军队的文书,表示紧急;“虎符”,是朝廷调兵遣将的凭据,以铜刻作虎形,噼为两半,调兵时需二者验合。说“羽檄”像夜空里的流星一样快速地飞来,可见急上加急;说“虎符”在各州各郡一个个地合着。更见征调之多、频繁不已,边疆告急,形势紧张的情况则不言而喻了。
继之“喧唿”一句,紧承前两句诗意,写出催迫应边之状。是谁在“喧唿”呢?诗中并没交代,但不难体会,这里既有传檄人的唿声,也有调兵长官的命令、嘈嘈嚷嚷,一片慌乱,以至连林中的鸟雀在深夜中为之惊动都鸣叫不已,则人之被惊扰不宁可以想见了。